2021衢州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03.03)
【每日一练】
1.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 )。
A.问题情景
B.问题解决
C.问题障碍
D.问题条件
2.问题解决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这是问题解决的( )。
A.目的性
B.稳定性
C.序列性
D.认知性
3.在交流与讨论中,( )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4.要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变成“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其必要条件是( )。
A.直接经验的参与
B.课堂教学作用
C.教师的作用
D.教材体系的建构
5.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概念,在学习“圆”时,学生立即就能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形的一切特征,从而得出圆也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这一学生属于( )。
A.符号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6.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和解题技能属于( )。
A.操作技能
B.应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7.在练习到一定时期,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出现的短暂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 )。
A.高原现象
B.最近发展区
C.功能固着
D.艾宾浩斯曲线
8.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下列关于前习俗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这一阶段,儿童衡量标准是由成人决定的
B.这一阶段,儿童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
C.这一阶段,儿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D.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
9.技能没有好坏之别,习惯有好坏之分。(判断题)
10.在教学中,复习的效果取决于复习的合理组织,不取决于复习的次数。(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概念。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安德森认为,问题解决须具备以下条件:(1)目的指向。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指向目的的活动,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2)操作系列。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操作过程的系列。没有这种操作的系列,不能称为问題解决。而且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重组,而不是已有知识的简单再现。(3)认知操作。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因此,本题选C。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合作性讨论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需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
5.【答案】C。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后学习的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属于下位学习。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学生在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是心智技能的不同形式。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高原现象是指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打破框架才有一个新的飞跃。
8.【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前习俗水平分为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技能不是本能行为,技能是后天习得的;技能既属于认识经验,又属于动作经验;技能不等同于习惯,习惯是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技能是不断提高的过程,习惯则是保守的,因此技能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别,习惯则有好坏之分。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心理学实验和相关研究证明,对理解的知识有复习的学生较无复习的学生保持效果好。如果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则保持的较少,遗忘的较多。即使只有一次复习,其保持的效果也会提高。复习是防止知识遗忘、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复习并不等于机械重复,保持的效果也不取决于复习次数的多少或所花费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对复习活动的合理组织。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