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塑造良好社会生态 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既体现了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凸显了社会心态建设对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价值。关于塑造良好社会心态,你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一、什么是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带有普遍特点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社会成员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心理反映。
它既包含个体在社会交往和面对社会问题时所持有的个体心态,同时更指向社会整体呈现出来的总体倾向和社会心理。
二、变化趋势
1.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民众自信从容
2.信息传播多元化下,民众心态越来越积极主动
3.重大突发应急事件下,民众心态越来越包容理性
4.社会组织活力释放,社会预期趋向乐观和开放多元
三、当下社会心态陷入困境:
1.由公共服务资源稀缺所导致的社会焦虑与心理压力弥漫。如疫情下抢口罩、消毒水、防护服等现象
2.由发声机会更多所导致的极端情绪滋生。各种极端言论、煽动性言语和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
3.由诚信缺失、道德底线滑坡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冷漠和低信任度泛滥。“跌倒无人扶、车祸无人救”等现象频出。
4.由科学思维素养缺乏所导致的过度敏感和恐慌不安情绪蔓延。比如燃放烟花爆竹可以驱散新型肺炎,用盐水漱口可以远离病毒。
四、塑造良好社会心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引导民众社会预期,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培育积极社会心理。
3.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民众发展信心。
4.提高信息传播透明度,增强信息公开实效。
5.提高舆情处理能力,把握社会舆论主动权
6.培育公众科学素养,增强社会信用意识。
-
微信公众号:衢州中公教育
(ID:qzoffcn)
关注衢州人事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