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19衢州教师招聘:教育学《荀子你知多少?》

衢州中公教育 2019-07-12 13:50:25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衢州教师招聘交流群735124965 | 官方微信qzoffcn | 官方微博@衢州中公

中公衢州教师招聘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衢州教师招聘信息:【2019衢州教师招聘:教育学《荀子你知多少?》】

春秋时期私学兴起,战国达到繁荣状态。其中儒家、墨家为“显学”。儒家为何能成为显学,备受追捧,离不开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就穿古越今,了解荀子的前世思想。

1.“道德”二字连用

“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劝学篇》中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至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不仅将“道德”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来使用,而且赋予它比较明确的定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套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品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2.性恶论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意思是: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既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造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外铄论代表人。

3.教育目的-大儒

教育培养最理想目标就是大儒,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治理好国家。

4.教学过程-闻见知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大意是“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意义。

5.教学原则

荀子的的思想也体现常见的教学原则,详细如下:

(1)直观性教学原则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听道、看到都强调感官参与的重要性,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大意是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强调知识和实践结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劝学》中强调“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一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体现了需要一步一步积累,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因此,题干强调的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中公教育解析

有问题?加入QQ群,一起学习交流,咨询及时掌握!

更多衢州教师招聘信息请登录衢州教师招聘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