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19衢州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迷箱实验”—斯金纳》

衢州中公教育 2019-05-29 14:23:57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衢州教师招聘交流群735124965 | 官方微信qzoffcn | 官方微博@衢州中公

中公衢州教师招聘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衢州教师招聘信息:【2019衢州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迷箱实验”—斯金纳》】

在教育心理学中,许多结论都是通过不断的实验得出来的,接下来就讲解行为主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迷箱实验”以及和这个实验相关的考题。

在箱壁的一边有一个可供按压的杠杆(大都是一块金属板),在杠杆旁边有一个承受食物的小盒紧靠着箱壁上的小孔,小孔外是食物释放器,其中贮有颗粒形食物。动物在箱内按一下杠杆,即有一粒食物从小孔口落入小盒内,动物可取食。箱子下面是一块电板,可以通电来电击小白鼠。

小白鼠通过按压杠杆能够得到食物,小白鼠为了吃食物,就会养成按压杠杆的习惯,这种行为变化叫做“正强化”,正强化是通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频率。

小白鼠被放进来时,把电板通上电,小白鼠只能通过按压杠杆来消除电击,所以小白鼠为了躲避电击就会一直按这个杠杆,这种行为变化叫做“负强化”,负强化指的是通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

所以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

当小白鼠学会按压杠杆来获得食物之后,再次把小白鼠放进箱子里,小白鼠为了吃食物会按压杠杆,但是无论按压多少次都不会有食物出来,小白鼠慢慢就会减少按压杠杆的次数,这种行为变化叫做“消退”,消退指的是没有任何强化物,行为发生频率下降的过程。

当小白鼠学会按压杠杆来获得食物之后,以后当它按压杠杆一次,就会出现一阵点击,多次重复之后,就会发现小白鼠就不再按压杠杆了,这种行为变化叫做“惩罚”,惩罚是通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降低行为发生频率。

所以无论是惩罚还是消退,行为频率都是下降的。

在考试中,经常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例1.王老师上课时,小明经常在课堂上做鬼脸、做小动作,影响正常的授课秩序,老师每次都停下讲课来对他进行批评,结果小明反倒变本加厉,更加放肆。小明的行为变化正好印证了(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所述,小明的行为是增加的,必是强化,王老师在课堂上对他进行批评,这是呈现的刺激,所以是正强化。易错选项为:惩罚。但是题干中行为频率是增加的,所以不是惩罚。这也是生活中学生想要通过自己的破坏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老师的批评对小明来说是愉快的刺激,并非厌恶刺激。

例2.小明上课老师做鬼脸来吸引同学们和老师的关注,但是每次做鬼脸后,老师都不批评他,而是正常的授课,久而久之,小明觉得也没什么意思,就不再做了。小明行为的变化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小明行为频率下降,所以属于惩罚或者是消退,再根据题干可知老师对小明的行为没有任何作为,既没有批评,也没有给予关注,所以没有任何强化物,属于消退。

中公教育解析

有问题?加入QQ群,一起学习交流,咨询及时掌握!

更多衢州教师招聘信息请登录衢州教师招聘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